親共變質 失去真實價值
《歐洲日報》停刊引發法、歐華人的廣泛關注。該報對停刊的解釋是,「網絡新聞媒體普及,影響紙質媒體的發行;而金融危機的衝擊,更造成廣告流失。」這一解釋被包括中共喉舌中新社在內的多家中文媒體轉載。
然而該報永久性停刊似乎另有深層原因,一位久居巴黎的老報人透露,上世紀80年代初,中共駐巴黎使館和其它機構都化名訂閱《歐洲日報》,因為他們自己也都知道,中共媒體上沒有真實的消息,他們也想瞭解事情的真相。那時的《歐洲日報》還是敢言的。《歐洲日報》主編楊年熙女士也証實,1989年「六四」天安門發生民運時,每天報紙都要加印一倍。
這位老報人說,但是,90年代後,該報逐漸磨掉了稜角,雖然它自己不承認。原因是台灣聯合報系想進入中國大陸,給那裡的台商們提供一份報紙。該報系也在中國大陸辦有合資企業。法國國際廣播電台中文部一篇有關文章點到,《歐洲日報》發行人、已故《聯合報》創辦人王惕吾的女兒王效蘭是法國奢侈品牌LAVAN的主要股東,其產品在中國大陸開闢市場。
老報人指出,一個媒體,一旦沒有了真相,也就失掉了真實價值,失掉了讀者。讀者少了,也就不那麼受廣告客戶青睞了。這些是《歐洲日報》失掉巴黎市場的關鍵原因。
法國中國民主黨副主席姜友陸告訴記者說,自從《歐洲日報》變質以後,很多人,包括他身邊的朋友們,就都不愛看它了,該報因此失去了許多讀者和廣告客戶。
他也不排除是中共有意卸掉這個負擔,以更突出另一份總部設在巴黎、在歐洲發行的、中共控制更直接的喉舌報紙《歐洲時報》。
他說,不過幸虧有大紀元、新唐人、自由亞洲電台、希望之聲電台等自由媒體,中共佔領海外媒體陣地的企圖是不可能得逞的。
一位居住在巴黎華人區、交際甚廣的華人表示,他的很多朋友、包括他所居住的整樓所有華人家庭家裡都有《大紀元時報》,而不看中共操控的《歐洲時報》。他們都認為大紀元方向正確,越辦越好,希望大紀元未來更上一層樓。
報紙堅持道德原則是關鍵
然而,對於一份報紙,它的誠信和質量才是關鍵,特別是在嚴酷的競爭環境下。
大紀元總編郭軍不久前在談到大紀元發展經驗時表示:目前世界上大媒體幾乎均須商業財閥支撐,而大財閥這個時期幾乎都去中國大陸投資,所以顧及大陸商業市場,西方大媒體和海外中文媒體在涉及中共等敏感重大問題時出現不同程度的過濾新聞的現象,中國社會很多真相被掩蓋。而大紀元堅持道德原則,敢於講真話,誠實辦報,九年來堅持不懈地將真相告訴世界,已成為全球主流媒體中影響力很大的媒體。人們在重大事件上希望看到大紀元如何說、找尋真相。目前中文《大紀元時報》每週發行量向200萬份邁進,每天來自中國大陸和海外各地的讀者閱讀中文大紀元新聞網,點擊量超過100萬頁次。不受各種衝擊的影響,一路迅速發展壯大。
郭軍還表示,在今天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所缺少的不是信息,而是對信息、事件的客觀公正的分析和相應的觀點。
留言列表